炉冒着沸腾的热气随着冬月之风四处飘散,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眼神一致地看向中间的火炉一脸沉默不知所言。

过了片刻,坐在上座的诸葛亮整理好脑中思绪抬起双眼看向坐在右侧的李严缓缓说道:

“正方,亮清楚你心中所想,但就是……你难道没有感到丝毫愧疚吗?

大汉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亮每每都在想,倘若兴复汉室天下安定,将士少流血,海内无战争,那该有多好。”

“呵呵呵……丞相之言可真是令人感动之至,严是不是要代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谢过丞相的担忧与关心?”李严这时露出颇为不屑的脸色对眼前的诸葛亮回应道。

说到这里,诸葛亮那对李严依旧抱有幻想的内心瞬间凉了一半,他不理解同朝称臣,李严为什么会走这种极端的道路。

其实仔细想一想,李严身为先帝指定托孤重臣,且又是当朝尚书令,可他却是在后方做手底下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正方,亮以为你理解亮的良苦用心,可是……哎!”诸葛亮站起身来对坐在那里满脸不在乎的李严不免有些惋惜地叹道。

说罢,李严这时长叹一口气,他那充满恶意的眼神瞬间变得和善,而后耸了耸肩不免感叹当年,他已经知道自己日后的命运,或许死去才是他应有的归宿。

“不谈那些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了,请喝些茶吧!呵呵……孔明啊,有的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你,蒙受先帝如此赏识,而我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