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罢相,谁能罢相?皇帝要直接罢相,理论上足可以的,但元熙三十五年之后,就没有过,最多就是暗示,很多时候都是首辅觉得和皇帝观念相左,难以再继续下去,主动辞任,但如果首辅不愿意不接受呢?如果阁臣都支持首辅,那皇帝怎么办?是不是只有捏着鼻子认了?其他阁臣反对,加上皇帝不信任?那这个阁臣反对需要多少人,五个阁臣中,首辅自己不算,是不是只需要两个阁臣支持,皇帝就可以罢相?」

冯紫英一连串地问题,让沈宜修也觉得难以回答。

皇帝罢相更多的是一个空泛性的说法,但要具体落到实处,就没有例制了,更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来规范。除了解除首辅职位外,皇帝对阁臣不满意,怎么办?有没有权力接触阁臣职位?

按照惯例,阁臣基本上是内阁原有包括首辅在内的阁臣确定,上奏皇帝认可,然后下令入阁成为阁臣,而一旦入阁成为阁臣,那皇帝再要解除,好像就没有规制了,以往也有过皇帝不满某位阁臣,但也一样都是通过暗示,迫使其主动辞任,从无直接免职的先例,也就是说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r./

甚至包括整个阁臣的入阁也都还是一些没有约数的惯例来实现,重臣的推荐,皇帝的认可,然后就入阁,不满意,那么暗示或者批评责难,那么阁臣也就可以选择辞任,但如果得到同僚们的支持,是不是也可以不辞任,继续坚持,这也要看双方博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