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了那些困苦的平民之中。

西岐没有十分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这是伯邑考融入的基础。

区分奴隶与平民的方式,也简单粗暴。

奴隶的身上,往往都有主人家留下的独特烙印。

进入这里的伯邑考,好像是已经成功了,但所有人都对他很客气。

言语交谈之中,同时又都用审视的眼光在看他。

第二天,伯邑考丢了一双鞋。

那双草鞋,尽管穿着并不舒适,但却相当的完好,对这里任何的平民家庭而言,都可以算作是重要财产。

伯邑考赤着脚,寻了半天的鞋。

最后在一名六岁的男童脚下,找到了它们。

然后微笑着,当着许多人的面,将这双鞋送给了那个男童。

并且教育了男童,赤脚不羞耻,偷窃才羞耻。

人之所异于禽兽,正是因为懂得羞耻。

而他自己,则是继续赤着脚,享受着周围仿佛是‘赞许’的目光。

第三天,伯邑考的衣服被强行扒走,连最后的遮羞布都没有给他留。

他向那个被他送鞋的男童讨要几片宽大的树叶遮身,却被男童拒绝。

树叶满山都是,但那都是贵族的‘财产’。

平民想要拾取树叶,用来遮掩身体,都不是一件易事。

第四天,伯邑考饥寒交迫,他开始变得虚弱,开始生病,原本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