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在其宗教叙事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亚伯兰处理以实玛利的问题是一个充满矛盾、挣扎却又有着深远宗教与民族意义的事件。它反映了在宗教经典所描绘的那个时代,人物在信仰、家庭、民族命运等多重重压与指引下的复杂选择与行动,而这些选择与行动的涟漪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扩散,影响着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的发展、信仰、文化以及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宗教经典的记载中,亚伯兰(后被上帝改名为亚伯拉罕)与以实玛利之间的故事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神意的指引以及对家族命运的深远影响。

以实玛利是亚伯兰与撒莱的使女夏甲所生的儿子。当时,撒莱因自己不能生育,便将夏甲送给亚伯兰为妾,希望能通过她得到孩子。以实玛利的出生本是在人类生育常理与家庭困境中的一种结果,但随着上帝应许亚伯兰,他与撒莱将在年老时生育嫡子以撒,家庭内部的关系与命运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当撒拉(上帝改名为撒拉后)生下以撒后,她看到以实玛利与以撒一同玩耍,心生嫉妒与忧虑,担心以实玛利会影响到以撒的地位与家族的传承。于是,撒拉要求亚伯兰将夏甲和以实玛利赶走。

这对亚伯兰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以实玛利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对其有着父子的亲情与牵挂。然而,在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撒拉的尊重(同时也深知这背后可能有着上帝的旨意安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