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时,第一次俯伏(7:6 - 9),他悲愤地质问神,表达出对战争失利的困惑和痛苦,展现出他作为领袖在面对挫折时的挣扎。第二次俯伏(7:10 - 15),则是领受审判启示,神向他揭示了罪的根源,他从最初的困惑转为顺从神的指示,这一转变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解决进程。

对话结构:

神与约书亚(7:10 - 15):神在关键时刻向约书亚揭示了罪的根源,明确指出以色列人中间有人违背了神的命令,私藏了“当灭之物”。神要求约书亚洁净群体,这一对话不仅是神对约书亚的指引,更是对整个以色列群体的警示,强调了保持圣洁的重要性。

约书亚与亚干(7:19 - 21):在审问过程中,约书亚与亚干的对话揭露了贪欲的本质。亚干承认自己看见、贪恋并夺取了财物,这一系列的行为展示了贪欲如何一步步驱使他违背神的命令,陷入罪恶的深渊。

群体与审判(7:22 - 26):全民参与执行对亚干的审判,这一过程体现了整个以色列群体对恢复圣约关系的渴望。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对罪的严肃处理,才能重新获得神的眷顾和祝福,恢复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步骤4-5)

历史语境:

“当灭之物”的性质:在耶利哥城战役胜利后,神明确规定耶利哥城的财物归神(6:17 - 19),私藏这些财物被视为亵渎行为。这与新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