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九章,摩西提到以色列人多次反叛上帝,这揭示了什么关于人性的本质?这对我们的信仰生活有何警示?

从《申命记》第九章以色列人反叛看信仰真谛与警示

《申命记》第九章宛如一部古老而深邃的信仰启示录,记载着摩西在以色列人即将踏入应许之地前的最后一次长篇劝诫。这段经文回溯了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时期的四次重大反叛事件,即金牛犊事件、他巴力亚事件、加低斯巴尼亚叛逆以及米利巴争闹。这些事件不仅是历史的片段,更是对人类罪性本质的深刻揭示,为信徒的信仰生活提供了跨越时空、极具现实意义的警示。

一、四次反叛:洞察人性的幽微

(一)自我中心的本能

在金牛犊事件(出32章)中,以色列人在摩西迟迟未从西奈山下山之际,急切地要求亚伦为他们铸造神像。他们并非全然否定上帝的存在,却试图按照自己的想象重塑神灵。当亚伦用百姓的金首饰铸出金牛犊时,以色列人欢呼:“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出32:4)这种行为将上帝工具化,把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凌驾于神圣启示之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性中 “自我造神” 的根深蒂固倾向。先知哈巴谷曾严厉警告:“雕刻的偶像,人将它刻造,有什么益处呢?” (哈2:18),深刻批判了这种背离真神、陷入自我中心的愚昧行径。

(二)属灵记忆的短暂

摩西着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