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脸见文丑、孙坚威仪,阳光透射映照之下,衬得他两人宛若天神,李傕一句话不敢多说,趴在地上退了好一段,这才爬起身来,狼狈退走。

孙坚和文丑重登上关头,看李傕带兵离开。

孙坚遥望洛阳方向,对文丑说道:“你我在此已休整两日,兵马可复战矣!此去洛阳,仅百余里,朝发夕至。明天你我就拔兵出关,奔击洛阳罢!”

文丑自无不可,也望向洛阳方向,笑道:“太谷一下,董卓丧胆,竟遣李傕来与你我议和,足可见董兵士气之弱。文台,此击洛阳,必胜也。”

李傕无功而返,回到洛阳营中,进见董卓。

听李傕转述完文丑、孙坚的答复,董卓哈哈大笑。

帐中诸人俱皆迷惘,不知董卓缘何发笑。

於是,有人问道:“相国宽容好意,不以文、孙叛逆为罪,反恩待之,而文、孙二贼却竟拒之。文、孙二贼如此不知好歹,实可恨也!相国却缘何发笑?”

董卓顾盼众人,摸着肚子,一副“对此结局早有预料”的样子,说道:“对此二人之性,我熟之极矣!我早知他两人都是戆憨之徒,所以也早就料到他两人不会接受我的议和之请。”

刚才发问的那人闻得董卓此言,便又问道:“既然相国早料到他两人不会接受相国的议和之请,那相国却又为何遣李傕去找他俩议和?”

“文、孙二贼自出颍川以来,屡战多胜,故而我遣李傕前去与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