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瑾入仕(第1/6页)
姜承也就是李膺的第三子李瑾,其上还有李镶、李瓒二兄,其中李瑾曾为东平相,李瑾亦有三子,李志、李恢、及李宣,也就是姜志、姜哲、姜宣三人也!
以李瑾在士林之中的地位,如今党锢早解,先帝刘宏弃世,自然不会在怪罪到李瑾的头上了。如今又是其所看好的文丑势力发展的最快速之时期。又有董卓入洛阳当政之后,所做出的提拔一大批为‘党锢之乱’而牵连的士子、党人!
李瑾作为李膺的幼子,又是曾经担任过东平相的存在,自然会进入到正要赚取名声、拉拢士子的董卓的眼中!只李瑾身声明标榜而出,天下士子就纷纷的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常山国、投向了平棘县、投向了沙河、投向了大名士李瑾!!!
是以董卓在得知李瑾重现士林之后,马上就是一封赦令下去,封李瑾为青州刺史之职。却是想着让李瑾延承其父李膺的职位、志向,虽说青州刺史的职俸不高,仅仅是六百石,但却是可一监察一州的存在!更何况此乃乱世,刺史和州牧之间的转换,很是寻常,李瑾若是接受了此职,过上年许,其摇身一变,成为一州之主的州牧也未必没有可能,可见董卓对其的重视。
不过李瑾并没有接受董卓的这次封职,而是去了一封信,言说自己在常山很好,有文丑这样一个能够驱贼安民的人物在,很是安心等。这却是在为文丑张名了!使得董卓在收到信之后,颇为嘀咕的还请人特地打听了一番文丑所行之事。并没有觉得很惊艳,但还是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