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他们的家人理应得道我们的关怀!”文丑肃然说到。

“文君说的是,属下这就将名录取出。”王冲闻言转身就回屋去取。心想:“这文丑看来也不过是一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而已,带人练练兵,打打仗还可以,让其治理乡民怕是用错了地方,哪有上任不先去拜访乡里三老、力田、孝悌等的?真不知上头是什么想法!唉,咱人微言轻,上头任命谁,咱就跟谁干呗!”当然这都是王冲的心里活动,外人自是不知的。

当然,文丑这么做,有些他自己的考量。若是寻常太平时期,上任伊始自是先要去拜谒有“乡人父兄”之称的三老、孝悌、力田诸人的。

乡三老,乃是一乡民众的精神领袖。“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三老虽然是由民举产生的,不能算为国家官吏,但却有官印,并且用的是正方印,规格比有秩还高。有秩用的也才不过是半通印而已。

乡三老的基本职责就是负责教化乡民,以自己的德行引导乡民向善,有些具备一些学识的还会在乡间开馆授学,教诲后生。此外,其职还有劝解处理民事纠纷。“听讼”本来是乡蔷夫的工作,但由于乡三老大多都是由乡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其半民间的身份,比起乡蔷夫更具有亲和性,所以乡民们如果有了纠纷,常常不去寻找乡蔷夫,而是去找三老。

另外,乡三老又有和乡蔷夫一起参加祭祀的职责。每碰上久旱不雨,或是久雨至涝之时,郡县常常会令乡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