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时荣细看了元相带过来的文书。</p>

这个时间看鱼鳞册黄册根本不够用,幸好他博闻强记的二师兄就在户部,花了一晚上给他们整理了一下。</p>

总的来说,如今整个大晏,只有松江府有半成田地种植棉花,河南行省也有极少的种植,其它地方,册上是完全没有的。</p>

但京城毕竟是天下之都,所以要买,还是能买的到的,只是贵。</p>

晏时荣打发人去买了两件棉衣,站起来让元相看了看:“师父,我今天只穿了这一层,这么薄,一点都不冷,我叫人称了称,才不到两斤棉花。可是卖的比丝棉衣还贵。我还多买了一件,想让皇耶耶也试穿一下。”</p>

他顿了一下:“一斤丝棉要用几百个蚕茧,一户蚕农才能养多少只蚕?而一亩棉花,就能收四五百斤的棉花,这中间的差别真的太大了,太大了……可棉花就因为稀有,所以居然能卖的比丝棉还贵,百姓是根本不可能买的起的。”</p>

“可这种情形,明明是可以改善的,很容易就可以改善。师父,大晏国富民强,可哪一年哪一地没有冻死人的事情?我冷过,我知道冷的滋味,所以我觉得此事,只要能推广起来,于百姓绝对是一件极大的益事。”</p>

元相点了点头:“我也倾向于强制推广,起先也许阻力重重,但一年之后,自见成效。”</p>

“对,”晏时荣道:“后续的生产,纺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