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也就是10辆到15辆之间,基本都进入战略储备库封存。

此外,轻型“野狼”坦克车经过适度改良后,也在持续生产,年产量约在80~90辆左右,除了每年有15~20进入部队服役,其他的全部进入战略储备库封存。

第2个科技研发团队就是开展“重型装甲坦克车项目”的研发,考虑到战术需求和实际使用经验,陆军部提出了相当高的研发指标。

项目代号~1坦克

全重不低于19.5吨,不高于21吨,乘员四人,主武器为一门60毫米短管加榴炮,副武器为一挺航向机枪。

要求重型坦克装甲车正面能够承受40毫米火炮的轰击,侧面防御能够承受12.7毫米重机枪射击,后装甲能够承受9.8毫米步枪子弹射击。

行动能力上;

要求越野时速达到每小时30公里,越障墙0.55米,越壕宽1.78米,涉水深0.7米,爬坡22度,续航里程150~170公里(未携带附加油桶情况下)。

在当今时代,这个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标准。

卞春松准将作为坦克装甲兵种最高指挥官,军事学术权威,在皇家黄埔陆军官校任教期间,担任了“~1重型装甲坦克车项目”的审查委员会副主任,亲自主导并通过了陆军部设计指标技术方案。

之所以要求高机动性和重火力,源于他一力主张的高机动性打击理论,新研发的-1坦克,应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