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搭载1挺14.5毫米重机枪用于自卫,可以搭载1100磅炸弹执行对地轰炸任务。

在现场演练中

绰号“”农夫”的轰炸机挂载着十二枚50磅炸弹,4枚100磅炸弹飞临轰炸上空,对石灰标注的轰炸目标圈实施了三轮低空俯冲轰炸,将大部分炸弹都投入了目标地域,炸的烟尘翻滚,一片火海。

“农夫”这个绰号起的非常形象,,当真是就像犁地似的一炸一大片,威力相当可观。

这真的给了李福寿一个大惊喜,他没想到现在的航空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似乎与二战初期相差不远的样子。

这要是上百架轰炸机一起来,那就算再多的军队也抵挡不住啊!这个可真真实实是一个杀手锏。

说到北美战争蝴蝶效应的牵动,如今欧陆战场上装备机枪的战斗机屡见不鲜,马恩河会战中,双方就出动数百架战斗机互相厮杀,德国和法国都组建了专门的空军,这比原来历史上早了好几年。

但要说这些战斗机的技术水平,也都维持在北美战争时期,与大洋帝国的战斗机相差一个档次。

如今这個时代造飞机可比造汽车要容易的多,以英法德等国的工业水平,生产出自己的飞机并不难,但是航空技术要更上一层楼可就不容易了。

如今欧洲的飞机技术水平也就是重机枪互射,然后机舱里装10来个手榴弹,遇到敌人阵地就投下去,还没有发展成专门的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