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足以改变战争面貌的大杀器( 第三弹)(第6/10页)
战略利益。
坦克更早的出现在欧洲战场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也更加剧了残酷战争带来的损失,这非常符合李福寿的预期。
可千万别说他有多坏,这场欧洲战争是欧洲人矛盾的总爆发,持续多年军备竞赛的最终结果,这可不是一场由李福寿主导的战争,没他什么事儿。
他只不过顺手帮一点小忙罢了,嗯,出口武器顺便大发战争财。
虽然政府三令五申,但是大洋帝国向德国的物资走私一直禁而不绝,这里面掺杂了很多民族和利益因素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
而米国在欧洲战争中扮演了让英法等国切齿痛恨的只顾利益,不顾协约国重大伤亡的贪婪商人角色,肆无忌惮的大举向德国出口物资,最大程度吸引了英法等国的舆论火力。
据英国有关方面统计
大洋帝国出口物资六成半以上销售往协约国,新进签订的金洋贷款一宗又一宗,有力地支持了协约国在前线的战斗。
约有二成出口物资销往米国,约有一成的出口货物销往同盟国,还有半成的出口物资销往太平洋安全联盟各国。
而米国恰好相反
差不多有4成半的货物销往同盟国,约两成半的物资销往协约国,约二成的出口物资销往大洋帝国,约一成的出口物资销往民国,东南亚和其他的南美各国。
也就是说,米国现在是德意奥同盟最大的物资供应者。
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