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长远大计(第2/8页)
矛盾是土地和人口,处于底层的民众上无片瓦遮风挡雨,下无寸地可容身,日子过不下去了才造反。
只要普罗大众能够安居乐业,有家有田有屋舍,谁脑子瓦特了才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整天想着去颠覆政府?
大洋帝国的“功勋田制度”实施已久,事实证明是非常有利于迅速安定占领区,恢复生产,激励社会民众爱军习武风气,打造以从事农牧业为主的稳定社会阶层,是帝国保守力量的基本盘。
李福寿准备在北方联邦复制这一成功经验,颁授的功勋田占据可耕田的数量一半以上,涉及数十万在北美征战的官兵们切身利益,可谓大手笔的恩赏。
功勋田并非不交税,而是实行“一九终身优惠税率制”,也就是拿到功勋田的官兵们在世期间,始终享受一成的优惠税率。
去世之后,继承田产的子女需要变更田契属性,恢复原本民田的通用税收,政府规定该缴纳的都得缴纳,允许交易,可以转让。
基本上在一代人之后,优惠的功勋田税率就会消失。
帝国早期拓殖的一些功勋田,已经有一些陆续转为民田,实现了平稳过渡。
在人口增长达到7000万规模之后,大洋帝国取消了大多数对移民无偿授田的优惠政策,新移民抵达后,更多的是作为农业和城市产业工人,服务业,建筑业或其他行业的劳动力补充,开始新的人生。
如今唯一还保持优惠授田政策的地方,是非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