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和苏伊士运河受的这些恶气,唐宁街总要给自己一个发泄的渠道,只要不举旗造反,哪怕做得过分些也无伤大雅。

至于兰芳国,呵呵……

尽管折腾好了,英国人就装听不见也看不见,这点大的地方英国人真心看不上。

要说到摸准英国佬的心思,还得讲一些历史渊源。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英国殖民之路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叶,伦敦一直对土地的兴趣不大,行事以利益为主。

这一点与欧亚地区马背上兴起的封建帝国相比,英国的“耐心”可谓惊人。

其实,这符合英国人的逻辑;

走上殖民之路一切为了贸易,为了倾销市场和廉价获取原料,而不是为了奴役当地民众,即便占领土地也是出于贸易的便利,那为什么非要划入自己的领土呢?

英国人很少在殖民地派驻重兵,监督民众生活并要求归化,很少传播宗教信仰和语言,他们只需要简单的行政机构,一个利于贸易的和平秩序,这就足够了。

在这一点上,英国与荷兰,比利时较为相似。

不过英国表现得更为开明,愿意在殖民地建设工业和完整的道路,铁路体系,建立学校进行精英教育,鼓励商人参与到贸易中来,就像他们在澳洲和印度所做的一样,而不仅仅是将殖民地作为初级原料生产地看待。

在各个老牌殖民国家中

英国所属各殖民地后来成长为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