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兰芳国有难(第2/9页)
之处。
一是其主炮口径终于达到三级战列舰级别,由于依然是古老的架退火炮,其主炮火力勉强达到世界三流水平。
二是该级舰是第一款加装了鱼雷兵器的奥匈帝国主力舰,追赶上了世界海军主力舰发展潮流,可以说姗姗来迟。
三是其为方便主炮射击采用了一些近似于炮廓的设计,这对奥匈主力舰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英法的海军强国已经丢弃的设计图纸,可在奥匈帝国却是最新设计。
仅从这一点而言,落后世界20年的水平。
1884年,奥匈帝国在年初和八月分别建造了一艘采用305毫米主炮以及旋转炮台设计的铁甲重巡洋舰。
年初建造的的“皇太子鲁道夫大公”号排水量6800吨,装备3门305毫米主炮与6门120毫米副炮。
八月份上船台建造的“太子妃斯蒂芬妮女大公”号排水量5000吨,装备2门305毫米主炮以及6门150毫米副炮。这两艘铁甲舰是最早装备305毫米主炮的奥匈主力舰,也是奥匈装甲重巡洋舰的起始点。
可是与我们的8800吨“青龙”级新锐重巡洋舰相比较,奥匈帝国的传统铁甲舰也好,新造重型巡洋战舰也好,全都是可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渣滓,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新锐战舰潮流,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奥匈帝国海军战舰主炮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架退式火炮,设计上依然保留前后两座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