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之后再放入煮肉。

这时,可不能煮太久,六成熟就要捞起来了,不然过软了不好切。

接着,就是切肉了。一般人要等煮肉凉了才切,而实际上凉透后再切,肥瘦之间容易断开。可趁热切,又烫的难以下手,切出来的形状就不好看。

有经验的厨师则是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再捞起来,外冷内热的时候切,这就方便了。

再接下来就是调味的酱料,一定是要正宗的豆瓣酱,这样的味道和口感才能保持住。

最后就是火候问题了,而这就是煮回锅肉的关键所在。

回锅肉的成败之举在于中火,下肉片之后要跟豆瓣酱混合翻炒,使得豆瓣酱的特色融入到猪肉当中。

而会掌握火候油温的厨师,能将肉片炒成一片片卷窝状,这个又称为“灯盏窝”。等这个时候立刻放入酱油等其他配料,改为大火翻炒成熟就完成了。(以上全部来自网络资料)

这一道回锅肉说难也不是很难,都是经验之说。

棠溪做起来游刃有余,一点差错都没有。

没有过多久,回锅肉的香气就开始飘远了,隔着厚重的门帘也飘到了大厅当中。

吸引了不少顾客,而老顾客们都纷纷放下筷子,追问起跑堂的柯学民。

“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

“感觉很香啊。”

“做了多少?”

“该不会又是特色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