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水的这一段叙述很有意思,他对宁汗青1973年来找他时的神态记得很清楚,隔了这么多年还专门提到了当时见面的情况,这说明宁汗青的表现肯定是太过异常,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再结合孟启生所说的,宁汗青晚年变得多疑,身边已经没有什么信任的人来看,当时他的最后一站是大兴安岭,在进山之前才最终下定决心将一些事情交给向水来办。</p>

这说明宁汗青其实一直没有确定向水是否值得信任,只是因为当时实在无人可用,才不得不用他。</p>

想到这里,我不得不警醒三分。</p>

李元一脸上带着笑道:“宁汗青当年进大兴安岭前,给你托付了一些什么事情呢?”</p>

向水道:“他给了我一句口信和一些文件,之后会有人来给我地址,然后按地址将这些东西寄出去。”</p>

“口信是什么?”李元一问道。</p>

“东西在楼里,以及带宁川去广西。”</p>

我点点头,这些都对得上,口信是寄给孟启生的,文件是寄给我的。</p>

“宁汗青还对你说了些什么吗?”我问。</p>

向水摇了摇头,“他没有和我说太多,只说他还会出来,让我继续待在三零八厂。但是我等了这么多年,他再也没有来找过我,我想他已经像刘文刀一样死在里面了。”</p>

宁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