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芯片的底片就完成了制作阶段,接下来的是加工阶段。

把制作出来的单晶硅晶棒收起,李察迈步,快速走出了主实验室,前往了机械加工扇区,然后进入研究室。

在研究室内,李察把单晶硅晶棒放上加工台,保持竖直状态,调整机械臂下移,开始进行精准的切割。

“刷!”

机械臂挥过,就看到单晶硅晶棒立刻被削去一层,削去的部分正好是一个薄薄的圆片,直径十多厘米。

把圆片细细打磨、抛光,就看到圆片的表面光亮无比,宛如镜子,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圆晶——硅晶圆片,这算是集成电路工业中,最基本的原料。

把圆晶按照一定规格切割后,便是芯片最原始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底片。

至此,底片制作完成。

……

底片制作完成后,需要解决的便是光刻胶和显影液。

光刻胶是涂抹在底片上的液体,在被特殊的光线照射后,会产生特殊的变化,然后浸入显影液中,进行特殊的反应,便能得到蒙板上的图案。

一般来说,光刻胶有两大类——正性光刻胶,和负性光刻胶。

正性光刻胶,是曝光部分发生光化学反应溶于显影液,未曝光部分不溶于显影液,仍然保留在衬底上,最终在衬底形成的图案和蒙板上的图案相同。

负性光刻胶,是曝光部分因为交联固化作用不溶于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