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铀元素的终极提纯(科普章节,不喜可跳订)(第5/10页)
子比重分子速度快,更容易通过膜孔。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确定,在气体加料连续进行的状态下,把多孔膜的孔径控制在0.02微米以下,把六氟化铀维持在85。这样扩散通过膜的气体(浓缩流),会比加料气体(入料)中的铀235浓缩大约0.2%的含量……”
阅读完第二个方法后,李察思考。
这第二个方法的原理也很简单易懂,不过是气体扩散涉及到的分子移动速率差异罢了。只要能抓住这一点,就能让铀235的含量不断提升。
唯一的问题是,按照数据显示,每一次经过多孔膜,铀235浓度提升的程度,仅仅为0.2%左右。
这样要想让铀235的含量提升成一定的高度,提升到能够真正制造核武器的水平,需要把众多分离级串联起来。
而且单单一级、两级串联,是没有多少效果的,需要几千级的串联才行。
实际上,地球上曼哈顿计划中,就采取过这种方法。为此,专门在橡树岭建造了庞大无比的工厂,组装了高达几千级的分离设备。
这样以来,规模显然是巨大的,和第一个方法的规模不相上下,另外为了保证扩散气体沿着同一方向不断扩散下去,还需要强大的动力。
为此,整个国家得电力都要向着气体扩散工厂倾斜。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第一个方法,还是第二个方法,真的要投入实际运行,都需要一个非凡的现代国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