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能量,从而展示出恐怖威力。

核裂变和核聚变,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的指导原理,从实现难度上来说,后者要大于前者。

这是因为原子弹的核裂变只需要把核原料堆积到足够数量,就能自动引爆。核聚变却不同,因为是轻原子核,普遍为氢原子同位素——氘和氚,哪怕堆积再多,也不会自行发挥效果。它们需要一个很苛刻的条件,比较超高温,至少4000,0000,即四千万摄氏度。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达到的,甚至可以说很难,少数能实现的方式之一,便是借住原子弹爆炸。

氢弹的内部,往往会装填一枚小型原子弹——先引爆原子弹,借住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让氢弹原料发生核聚变,从而释放出威力。

源于这种技术逻辑,地球上任何一个拥核国家,都是先拥有原子弹再拥有氢弹的,而不是相反。

而之所以拥核国家,在掌握原子弹后都会试图再掌握氢弹,则是因为氢弹比原子弹意义重要很多。

必须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原子弹威力虽然恐怖,但却不是无限的,这是因为临界质量的存在——足够多的原子弹原料堆积到一块,只要超过临界质量,就会自行发生核爆炸。

虽然可以通过特殊设计,减少这影响,但影响毕竟存在,如同一个铁箍,死死锁住原子弹威力上限。

因此,地球上试爆的最大威力原子弹,便是常青藤国王,当量五十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