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内廷侍卫人员必须由上三旗满洲、蒙古军中选任,汉军不得与。

故而紫禁城内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内务府选出侍卫,由领侍卫内大臣六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二人)统领。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多用满人。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兼用满人、蒙人。

当年康熙为锻炼军队,圈定了木兰围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史称“木兰秋狝”。自此,秋天到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这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

从康熙四十一年开始,在北京至围场的沿途设置了许多行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热河行宫,又称为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二年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

康、乾时期,由于皇帝经常去山庄避暑,因而热河行宫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夏季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并处理朝政,直到秋狝之后再返回北京。秋狝木兰时,往往还要会聚蒙古各部王公,以笼络蒙古上层贵族。

而皇帝巡幸承德,自然不可能把北京周边的护卫部队都带上。皇帝身边都是上三旗的侍卫,而那几万旗军的兵马,虽说八旗亲贵都有,部队出自京畿大营,实际上来的主力可还是上三旗的兵马。

要在这里发动兵变,肯定是比在北京方便——那里周围驻兵太多,天知道一不小心就会有哪个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