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司礼监与开源节流(第2/8页)
章,又太耗时间了。像崇祯那种饱学之士,一天到晚看重要的奏章,还是只能睡一两个时辰,何况赵昆?
而且这个时候也比不了明朝,赵昆想弄个司礼监,都找不到足够有文化的太监。
他有心废除这些案牍文章,却又承受不起那个后果那样等于把文官阶层推到对立面,失去了这些古典的东西以后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受影响。
况且,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云里雾里满是圣贤经典的奏章和现代那些充满了主义和精神的红头文件,从本质上来说,大概也差不多。最多就是现在的文字里暗藏着的东西多,而且没文化的人更难琢磨出来。
为了避免他被淹没在奏章海之中,赵昆一方面频繁召见大臣,面授机宜或者听汇报,或者有不明白的也不耻下问另一方面,则是把奏章交给符昭环,由她带着另外几个大家出身,文化水平不虚赵昆的后宫嫔妃做初审,整理奏章,挑出重点奏章顺便帮忙简化奏章内容至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看过后给赵昆做个口头汇报就发还宰相们,让宰相们做决定,汇报结果就行。
这只做法,放在这个年代,应该叫后宫干政,不过放在后世,也就是把后宫当秘书处和办公室用。而且这些秘书还是那种可以让赵昆做到有事儿秘书干,没事儿干秘书的那种
这个制度执行了几个月,也曾经遭到了不少大臣的非议,可惜懒得继续演戏的赵昆全部驳回,更是谁反对谁就让谁倒霉,朝中一时清净无比。
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