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键陀罗(第2/4页)
分两个地方驻扎,这儿便是其中之一。
他离开时并没有把士兵都带走,而是留下很大一部分,随同希腊文化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由一而气老兵营而建设成一个都城,已经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事情了。大概热闹了三四百年光景,在公元二世纪沦落。
作为一个遗迹挖掘出来是在本世纪中叶,挖掘的指挥者是英国考古学家马钾亦。
塞卡普遗址中有一个讲台。底座浮雕图案中刻了三种门,一种是希腊式的,一种是本地式的,一种是印度式的。
我和孟广美小姐坐在乱石中聊天。她说,亚历山大明明是千里侵略,为什么这里的人总是用祟敬的口气谈起他呢?
我说,亚历山大是亚里斯多德的学生,他以军事方式把希腊文明向东方注射,同时又把东方文明带回到西方,与那些只想掠夺财宝的侵略者有很大区别。
更值得注意的是,亚厉山大以人种留驻来实现文明留驻结果变敌为亲,使反抗失去了理由。
只可惜他在三十三岁就去世了。他留下的希腊人的后代在这里一定经历过大量文明冲撞和融合的悲喜剧,可惜没有详细记载。只留下这个佛教讲台上的雕刻,静静地歌颂着文化融合。
键陀罗艺术,就是在这种融合中产生的。
键陀罗(r)原是以塔克西拉一带为中心的地名,公元一世纪曾为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国首都,以前也曾称为键陀罗国。但在世界艺术史上所说的键陀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