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杨谦,来说说你的想法(第2/6页)
原版有出入,但效果并不差,开头就是管乐和打击乐器的配合,一种恢弘大气的感觉扑面而来。
好像有不少乐器,有大鼓,有镲,杨谦对乐器的了解并不算多,所以他也只是能听出其中几个。
不要觉得有大鼓,有镲就很奇怪,事实上,原作的编曲也有这两款乐器,还有其他的小号之类的管乐,应该都是出自于军乐的乐器组合!
也正是因为它是由军乐的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的组合,以及采用军乐队的阵容来录制伴奏,使得这首歌的原版编曲,甚至都不用听歌词,光是听前奏就觉得它是军歌了。
李光民老师的编曲不差,但有珠玉在前,杨谦就觉得它差了一点意思。
杨谦在听的时候,李光民也在观察他的反应。
但让李光民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杨谦并没有流露出什么震撼的表情,甚至连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好像在听一首“平平无奇”的编曲一样,他也无惊无喜,只是听得很专注。
李光民没有恼火,反而,他觉得杨谦这个反应很有趣。
说明他是真的在思考,在分析!
李光民这些年见过太多阿谀奉承之人了,听都没听,手就先举起来准备鼓掌。
在作曲这一块,李光民有他骄傲的地方,也有他觉得力有不逮之处,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他就有点捉摸不透了。
杨谦这首歌还好,李光民有自信能做好,但编曲也不是两三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