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了,恨不得把眼睛贴在画上。

李骏说:唐宋以前的作品,墨色之上有一层白霜,泛点点银光,不仔细看,则发现不了,任何擦洗,剥刮也不能去掉。做伪的,用香灰假冒,吹散后让它粘附在作品上,一擦拭,香灰脱落,墨迹贼亮,浮皮,与自然生成的幽光,莹润,绝不相同。

王静怡说:我用这种办法试过,没发现问题。古代用优质的墨条,在石砚上研磨出来的墨,因为墨条和砚台中含有金属,所以泛金属光,且不怕虫蛀,常常是书画的纸、绢被虫蛀了,墨却没有被蛀。

李骏说:另外,宋代以前的作品,墨色都已经沁入到纸,或绢内部,与刻丝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它的墨迹,或颜色,已经把纸,或绢的纤维完全染透了。元明的作品,虽然次于唐宋,亦可渗透到纸、绢之中。

王静怡说:唐宋的古画,虽已千疮百孔,但依旧可以揭裱修复,被世代珍藏着。

目测,手摸,看包浆,古董鉴定,避不开包浆。“包浆”是古玩术语,又叫“黑漆”,也称“蚕衣”,专指附着在古物表面的一层似浮油,近蜂蜡的皮壳,及隐隐约约散发的一类晶莹之光。古旧之物,历世代沧桑,经日月磨励,老气古味浓烈,时代旧韵焕彩,皮色轻柔,晶晶漫星光,包浆浑厚,莹莹生月辉。其上泛起的光泽,沉稳内敛,幽深静穆,清爽无邪,摸上去似乎有一种温润柔和,湿腻打滑的手感,这手感是无论何种手段也伪造不出来的,新造的赝品再怎么模仿,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