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定居北京,均表示不参与祖宅继续。父亲王天韬和三叔王天骥商议,将房产估价,按四股折分,大伯和二姑的部分,他俩一家各出十万购买,一楼住户共用,公共通道,王天骥一家人住二楼,三楼分给王天韬,四楼及阁楼暂且待命,拟奖给族中杰出人士。两翼的平房,作为散落四方的王姓族人来省城办事的暂住点。

王静怡上学,随后也转入武汉市十五中,读初二。她是插班生,同学期转入的插班生,还有一个男生,来自香港,父亲已故,母亲多病,在武汉市武警总医院当医生的小姨卢暖春,就将他接到身边来照顾,他就是李骏。

袁秋华来自僻远乡村,李骏来自繁华城市,两人本来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同为插班生,都感受到原班同学有意,或无形的排斥,他们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武汉话,两人都听不太懂,神态拘谨,一脸的羞愧。王静怡说乡村土话,李骏说广东白话,他们听不懂,却会哄传疯笑,取闹嘲笑,笑得两人无地自容。同病相怜,两人便慢慢走近了。放学后,约到某地,守着收音书,两人苦练普遍话,还互相当小师傅,教对方学自已的方言。至于武汉话嘛,日常生活中家里,上学途中,逛街,菜市场,只要和当地人搭话,就能学着说,几个月过下来,两人已然烂熟。

乡村孩子上学晚,乡村又没有幼儿园,王静怡读小学一年级时,年龄已到八岁,再赶上小学添加了六年级,十四岁才毕业。初二时,已长到十六岁了,仅听年纪,在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