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藏锋就救了王静怡。笑傲小说

王静怡到东海市龙头镇的元宝鞋厂当电车工,高车做过,平车做过,针车做过,手工也做过,加班加点的做,每月工资不过五六百元。当普工也罢,当技工也罢,她都不甘心,始终在寻找更进一步的出路。但在外商独资工厂,就连最小级别的管理人员——小组长都是老板的亲友,全国各地来此的打工仔,除了老总特招的杰出人才,几无内部晋升的机会。

工厂实行两班倒,十五天一轮换,王静怡要么和工友换班,她专上夜班,下夜班不休息,白天去各镇的各类工厂应聘,要么攒班,日班夜班连续上,攒上几天,去东海市的人才市场碰运气。当工人,不是她的志向,当白领,才是她的目标。可不管是进工厂,还是进公司,白领的标配,必须是大专以上,而她只有高中文凭,且还是职工夜校的,简历都投不进去,面试都通不过,往往铩羽而归。但她自认为自己还是有特长的,各类文学获奖证书,各大报刊发表的作品,及省作家协会颁发的会员证,可以证明她能胜任文艺案头工作。

攒下三天假,她来到省城的南方人才中心大厦,花二十元卖票进入招聘会场,针对报纸,厂刊,杂志社,广告公司,出版社类的摊位,咨询和投递简历,夜班编辑可,通勤记者也可,采编亦可,降格以求打印校对也行,发行也行,外联亦行,甚至投递员也能考虑。

晚上则投宿二十元一晚的蜂巢公寓,或地下私营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