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何所思,何所想(第3/7页)
艺术圈的研究生,肯定没少去。
对这个用电子厂旧厂区改建的艺术区如数家珍,甚至连人家原始建筑风格带有典型的东德包豪斯风格,也因为是建国初期东德战友过来援建支持的秘闻都头头是道。
等下了地铁更是导游附体,带着万长生从设计思路到表现架构,各种艺术流派,还有平京艺术圈在这个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是怎么逐渐结合原有的风格,凝聚出798自身的特点来。
万长生才恍然大悟。
知识面这种东西,真是和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
哪怕家里有钱,观音村的万长生重点集中在古典传统的那些技艺上,老荆这样从手艺人逐渐成长起来的大师,文化底蕴还要差点,而苏沐楠可能就是万长生的加强版,杜雯的知识架构则是基于省城这个级别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知识分子家庭风格,梅师姐作为清京美院研究生,她的知识面才是比较专业又全面的。
到这时候,万长生才明白,恐怕连姜主任都不知道,他们看见的钢厂建筑,实际上大多都带着东德设计风格的影子,越是顶级大厂,越是在建国初期建设的厂房,这种痕迹就越重,哪怕没到798电子厂这种国内电子产业第一厂的地位,起码后来很多厂的建设,都在模仿这一批苏联援建、东德设计的厂房。
然后这些工厂的生活建筑,往往又带上比较重的前苏联风格。
包括钟明霞父母住的那栋摇摇欲坠建筑,其实都是典型的老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