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拆迁的典型案例,因为整个地区都是原来钢铁公司整体搬迁以后留下的地皮,所以不存在什么拆迁钉子户,那就哗啦啦的推了重建,建好一批转移过来一批原住民。

所以除了最后剩下的特钢厂区域,跟有些偏远的地块空着,这一片主街道周围都是崭新的楼盘,街面上密密麻麻的店铺都是经济档次不高的那种,和建筑的崭新反差很大。

万长生把越野车停在文创园区专门辟出来的停车场,未来这里停放三五百辆车没有问题,但都不许过夜,当天必须开走,不然停车费极高,就是为了快速流转文创园区的游客。

韩晓敏的设计宗旨。

顺便还远眺了下乱糟糟的施工场面,万长生就不去瞎指挥了,平日里几乎随时都有二三十个大美社的小伙伴在工地上参与各方面的监理。

轮不到他来废话。

两人并肩穿过商业区往外走的时候,周围那种文创园区的氛围已经出来了。

昔日陈旧的厂房,现在哪怕就是刷上单色油漆,再加上落地大玻璃、时尚的遮阳蓬、绿化植物、精心设计的招牌、橱窗等等元素,再跟随处可见的涂鸦配合起来,吸引的本地游客还是很多。

虽然都是走走逛逛,能产生消费很少的低价值游客。

虽然现在拿得出手的店铺就那么十来家。

可到处都在装修,生机勃勃的样子很明显。

两人基本不说话,甚至还隔着半米一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