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点快,开篇的时候飞快的提到文艺复兴三杰时,把重点全都放在了达芬奇身上,因为对于杜雯这种完全的小白来说,泛泛而谈,不如把重点放在几个最有名的节点。

于是老教授只是简单的提到另外两位的名字,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甚至都没多说后者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雕刻技艺……嗯,在美术界,这叫雕塑。

万长生到这个时候,都还不知道雕刻和雕塑的区别,在美术界是有自己独立地盘的,有个版画系,就是专门在平板上雕刻纹样再拓印,而雕塑系则无论三维立体雕塑,还是平面浮雕,都是很大的学术范畴。

而乡下娃所认知的雕刻,还仅限于印章上的篆刻,碑林里的那些龙头、石狮、各种造型,他以为都属于国画专业范畴里面不起眼的附带功夫,苏琦冬不就顺口说过么,国立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系招考,也可以选篆刻科目,他就以为进了国画系,可能会附带学点这个。

老实说万长生是有点对国美动心的,但他能控制住,这里是距离母亲最近的学校,不远游,起码这个求学的阶段不远离母亲,也不远离欢欢。

就像他能控制住自己,不让心里面那些莫名其妙的情愫发散开来,自由乱蹦一样。

静静的把所有心思都放在那尊石头上,反复思量自己这第一尊写实的人物头像得失在哪里,而且第一次用这种质地较软的印章石来雕刻印章装饰以外的东西,和以前在碑林的石头感觉完全不同,万长生好像发现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