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番如果纳入管辖,田赋可以增长,但当初许了安福商人免二十年田赋,....」

「北地哪来新田?除非辽东,又或者甘宁二镇那边。」方从哲冷笑,「但工商税和关税增长只怕也有一个限度吧,这两年增长固然快,但是再继续下去,顺天府和永平府还能增长多少?」

「还会增长,榆关和大沽的海贸仍然在高速增长,而且水泥、石炭、钢铁需求继续膨胀,现在榆关、天津卫的水泥大量销往南方,这也是一个好现象,起码北地也有可以畅销南方的东西了,而不是一味从南方把粮食、丝绸、瓷器这些货物运来,.....」

齐永泰对这一点尤为满意,北地原来一直被南方压着,

中地位日高,压倒了一直居于主导北地士人的地位,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而且差距还越来越大,现在终于出现了一丝转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或许齐永泰不懂,但是北地与江南经济实力上的悬殊差距使得江南士人底气更足却是不争的事实,田赋这一项更吊打北地。

普遍更为富裕的江南能养活更多人口,也能让更多的人读书求学,科举中自然也有更好的表现。

这也让北地士人也无话可说,只能以北方肩负着更繁重的抗御外族入侵压力来勉强解释,但这无论如何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内阁的话题从军务开始转向财政,也探讨得如火如荼。

「好了,咱们也别扯得太远了,来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