溉区投入使用,有很大一方面就在于刘巴的资金投入。

所有的大型基础建设都是要消耗大量钱财的,而这些钱都是刘巴靠着各种手段吸纳来了。

否则别说赫尔曼德河灌溉区本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农业区这种废话,五年时间别说是完成第一期灌溉区的225万亩良田的修建,搞不好连堤坝都没修完。

想想后世阿富汗和伊朗就知道了,这玩意儿没那么好修的,哪怕有政治考量,如果真的好修,也不至于拖了那么多年都没搞起来。

这种大型基建,直接就是吞金兽,没刘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掏来的财力,这东西绝对不可能在五年修建起来,算上当前尚在推进的二期建设,等整个修好之后,赫尔曼德河过坎大哈之后,总共能增添四百五十万亩到六百万亩旱涝保丰收的良田。

这基本都可以算是帝业了,没刘巴,曹操铁定也会搞,但怕是得到曹操死得时候,才有钱将这玩意修起来。

充沛的人力资源要被调动起来,也是要钱的。

可以说,兴建赫尔曼德河水利工程,进行水网改造,将赫尔曼德河下游提前改造成历史上有名的灌溉区,然后向大型国营农场,种植园发展这个思路绝对是正确的。

只是这个思路回钱的速度一般不会太快,毕竟这种大型基建本身就需要时间,建完了,搞农场,种植园,配套畜牧业什么的,虽说会源源不断的来钱,但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刘巴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