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二十万,这就是本土作战的意义。

然而汉朝基本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经常是杀出去近万里和别人对砍,这种情况下,本土人员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顺带这也是为什么,汉朝一旦打赢那斩获都基本是数万,俘牛羊数十万,因为汉朝打赢相当于将对方的城锤爆了,可以进行刮地三尺。

同样汉室如果损失了一路大军,一般都是一两万,撑死不过五万,其原因就在于,你都跑到几千里外面去干架了,怎么可能带十几万人。

反过来,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唐初期至唐朝巅峰期打赢之后,一般斩获就是数万,俘虏牛羊更是数目极其夸张,打输之后折损也没有超过五万的时候,甚至就连恒罗斯之战,世界史和唐史给出的最大丧亡统计,算上背刺唐军的友军也才一点五万。

说白了就是因为太远了,远到兵力投放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主力部队极限投放能力也就万把人,最多不超过五万人的程度。

等到唐朝过了玄宗巅峰期之后,动辄损失十几万,到宋朝动辄完蛋几十万,打对手的斩获通常不超过几千,其实已经说明攻守易位了。

要斩获破十万,靠正面大战是不可能的,按照对手不同可分为杀到对方的城池,直接将对方一锅端了,以及杀到对方王庭,将对方一锅端了两种,可这两种都属于兵法里面孤军深入,与己方脱节的反面教材,不过大佬一般不看这种教材。

拂沃德真要说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