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敌,放弃是上上之选,更是伐谋的成功之作,但是……

后面就不用说了,李世民强行战术反推战略,三千五百玄甲骑破十一万窦建德精锐,直接一战杀双王,天下局势都硬生生被反转了。

大唐直接从战略相持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甚至这里就埋下了李世民登基的伏笔,兵形势就是这么拽,就是这么不讲理。

战略什么的,庙算再精面对这种情况有个鬼用,战术逆推战略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出现过,兵形势打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概率,兵形势打的一直都是奇迹。

战争这种玩意,没打过,谁知道胜败结果,庙算可以提高概率,让概率无比接近于一,但是庙算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保证绝对胜率。

换成兵形势那就简单了,打,逮住机会就打,管对手多强,刚刚刚,莽莽莽,只要他有破绽,咱就有胜机,至于这个胜机是一,还是无限趋近于零,说了有什么用,打完才知道。

从一开始兵形势,勇战派的大佬,作战靠的就不是什么胜率,靠的是感觉,这群家伙的战争方式说的简单点,就是,你看了他们的作战套路,你也没办法模仿!

如果说兵权谋可以学习,可以掌握,可以参照模仿,将敌军看做是一个试卷,将我军看作做题的人,越接近满分,即意味着水平越高。

兵权谋的方式具有模仿性,也即是存在标准答案,如果有人能提前拿到试题,其实是可以学着某大佬的做法,按部就班的击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