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全依赖于一个人的制度,陈曦不管怎么思考都觉得不是那么的靠谱,如果可以的话,陈曦更倾向于每个人的职能更明确一些,每一个职位都有相对应的职能,不去跨级领导,尽可能的让制度去完成更多的细节,而非是让人完成更多的细节。

只是现在走到这一步,陈曦发现了一个很纠结的事实,那就是自己现在就是制度之中的b,因为眼光太好,战略过于优秀,导致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把把关才行。

甚至说句过分的话,自己在实操上面确实是不如现在坐在自己左右两侧的荀彧和鲁肃,但从长远目光上来说,这俩人做出来的框架和计划终究局限于时代,以至于陈曦能轻易的,甚至是心不在焉的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为什么有时候少数派,有时候既得利益者看不惯的人能上位,原因很简单,历史这玩意儿没逻辑也能运转。

就拿近代史来说,遵义会议得出的集体智慧是什么——不就是主席的战略都是对的,嗯,没错,这就是集体的智慧!

少数派怎么了,既得利益者看不惯怎么了,时代运转到那个时候出了b,我一个人单手压制你们所有人,还有余力,最后不是因为我自己给自己平反,而是因为你们翻船了,不得不站出来给平反。

而陈曦的状态虽说不至于这么夸张,但也是一个坑,一旦自己和诸葛亮那么任劳任怨,后面的人犯错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的能力就很难得到成长,很有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陈曦倒下之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