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进口粮食。

实际上真要说粮食产量,中国世界第一,美国第二,印度第三,俄罗斯、巴西、印尼基本差不多,再之后的就掉了一位数,和这些大佬比起来差距就非常大了。

不过相对而言,印度的玩法使得中下层百姓活的惨不忍睹,每年百万级的饿死数量着实离谱,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的自然增长率,使得这种零星的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根本不为人所注意。

反过来讲,也足可见这种大型国家到底有多离谱,以及恒河这地方有多扯淡。

虽说这年头的恒河还不算是印度,但南贵基本已经算是成型的印度教了,依托着恒河和种姓制度带来的社会分工,确实是供养出来了对于封建社会而言非常离谱的脱产人口。

这叫什么,这叫地缘优势,一年三熟就这么任性。

不是陈曦不强,而是中原那片地方的产粮地在没有雷亟台之前基本就是一年一茬,两年一次休耕。

最起码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如此,从《氾胜之书》的“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到《齐民要术》的原话“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说的就是休耕,易地。

可印度这边不同,印度是不需要休耕的,更让陈曦肝疼的地方在于,如果不算他开挂,中国直到宋朝前后才有旱稻,真等到推广开来基本需要到宋真宗年间。

实际上宋真宗敢于去泰山封禅的底气就是咸平之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