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叠的墩子拿过来,又摘个梅枝,一尺余,没有绽开的蓓蕾寒香袭人,看去倍觉精神,一挥袖,风就扫落了上面的积雪,又一撩袍子坐了下来。

面前是白皑皑的雪地,梅枝就在树下一笔一划写起了字。

默念的正是刚从周学丞得到的知识与经验。

既“三礼注疏”可以获得经意领悟,说不得,默念能再有一些领悟。

苏子籍不再多想,沉下心神,只慢慢默写着。

周学丞这著作的确蕴含着心血,苏子籍不知道周家读书人是否也是这风格,但不得不说,周学丞的某些论点,让苏子籍也觉得很赞同。

“若不是现在时机不对、身份也不对,倒真想结交一下这位周大人。”

都说字如其人,其实书也如其人,这一位算得上是大儒中心胸宽广性格磊落的一个,不是伪装,从文字和态度里,就能感觉到赤子之心。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现在就结交,在魏朝周家就是文官家庭,郑太祖为安抚读书人,提拔重用周家子弟,但这种榜样是虚的,事过境迁就没有用了。

周家并不是功臣,走争权夺利的路子只会死的难看。

“假作真时真也假。”

周学丞虽不是走孤臣路线,也有自己的圆滑跟无奈,但本性上还是个君子。笑傲小说

这样的君子,更适合搞学术,只谈谈学问,聊聊与读书相关的事,不用去担心随时给你设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