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寅支卯粮(第2/5页)
储君,一座小庙里的和尚,若非机缘到了,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目睹真颜,好不容易见到一面,还说上了话,想要给太孙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不是不能理解。
哎,但这样一来,跟了这一路,岂不是毫无收获?
此人检查完,将梵经重新包好放回去,再看一眼船舱,不由得摇头。
“太孙,梁阳、卷武、中阴、谷氏等县的县令求见,在岸上等候。”苏子籍才回到接待外人的船厅,文寻鹏早候着,忙迎上来说,又低声:“与张岱的事有关。”
“这样快?”苏子籍一怔,仰脸想一想,说:“让他们一个个觐见吧。”
“是!”文寻鹏出去吩咐。
郡里的官都见过了,附近县的县令也来请安。
这是光明正大来求见,苏子籍作太孙,不能说不见,就算能,他也不会不见,因自己的大计,还得这些人完成。
苏子籍就坐了,啜了一口茶,拿过案上的一叠请安折,太孙驾临,附近县令是亲自来请安,其余远一些也都送来了请安折。
上面的内容写得诚恳恭敬,文章优美,虽然每一篇都各有不同,但一篇篇的公文看下来,苏子籍再看下一篇时,才看第一行,几乎就能默背出下面的内容了。
千篇一律,都是很虚的内容。
但又不能说这样的请安折是错,毕竟这礼,就是在明确和巩固自己的名分和大义。….就听着一个官员,身穿七品官服和乌纱帽,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