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的论述,更多的是结合德江企业的实际情况阐发,倒非拾人牙慧,倒是很有实际意义。“周书记谦虚了,在您的文章里,光是发挥工会作用,监督承包人的这一要点,就足以让人拍案叫绝了。在我看来,时下企业改制的论点虽多,但都太过泛自由化了。改制后,企业家说了算,则国有资产就有流失的风险,因此,适时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实乃高妙手段。既符合咱们的国情,又防止了泛自由化,真是一举两得啊!”

起先,周道虔以为薛向的奉承也只是奉承,哪里知道此人还真认真读完了他的那篇得意之作,且一眼就抠准了全篇的题眼。

现在,周道虔就一个感觉。爽!

这就好比他苦吟数月,做出一首诗来,偏偏没人抓住诗眼,完全不会欣赏,这时,相当于理论界李白的薛向,突然站出来,点出了他“全诗”的精妙何在。这种爽感,真的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两人由一句寒暄之语,彻底引进了正题,当下,周道虔便邀请薛向坐下,滔滔不绝地陈述起了那豆腐块上无法承载的内容。而薛老三思维敏捷,见识一流,每每言出,必然搔到周道虔的痒处。如是聊天,时间自然逝如流水。

四点二十分的时候,古锡铭终于忍不住第三次过来倒水,暗示周道虔该准备开会了,这次,古秘书做的十分明显,故意借机碰掉了薛向的茶盖儿,趁着薛向拾捡的时候,冲周道虔扬了扬手表。

周道虔猛然醒悟,笑着说:“和薛向同志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