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号的无上荣光,哪个领袖会轻易将这无上荣光让出。

除此外,即便是让出,也定然无人敢接呀!

必定这不是仨瓜俩枣,一袋烟,谁吃都是吃,谁抽都是抽。

然,紧接着,当许子干说到“有大首长有异议,认为老首长即便不做着检阅首长,也该在其他几名同志中公平择取”时,薛老三的思路才算打开了一些。

因为大首长的这异议一出,很明显,证明了老首长不检阅队伍的可行性。

有了这个提示,稍稍回溯下历史,薛老三才知晓自己犯了思维定式的错误。

他是由后世发生的事实,来推倒当下。

殊不知,眼下的事,正要从眼下的过往,也就是建国至今的旧事中,寻找理论依据和法理支撑。

建国至今,举办了十一次大阅兵,伟大领袖几乎就没有检阅过一次。

之所以说“几乎”,乃是因为唯一的一次检阅,乃是在建国之前,也就是四九年三月份,五大书记进京时,在西郊机场,五大书记一同检阅了华北国防军,领袖身为五大书记之一,参加了检阅。

而建国以后的阅兵,前五次是一号老帅,中间五次是二号老帅,最后一次是三号老帅。

三位老帅皆非领袖身份,由此,老首长不作阅兵首长的法理依据便出现了。

然,另一个时空,老首长可是出任了阅兵首长的,两次时空,缘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缘由也只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