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建厂思路(第2/6页)
的消息,也让他极是振奋,他还记得当报纸送进萧山县时,萧山县委陡发的那冲天而起的欢呼,几乎要震碎耳膜。
不过,薛向能理解这种兴奋。小小萧山就此名扬天下,作为萧山县的一份子,尤其是上层建筑的一份子。无论如何也是与有荣焉的。
薛向倒是无暇去感受他人的兴奋,作为政治人物,他的政治敏感性自然极高。单从新华日报和百姓日报齐齐在重要版面刊文。他便咂摸出了味道。因为他知道五金厂的模式虽然新颖,成就也喜人,若是上新华日报和百姓日报这样的全国性大报,顶多占上一个偏僻小版,而如今两大报齐齐重版出击,那个中滋味儿就足以细咂了。
薛向心念电转,便想透了究竟,很显然这是中央对辽东省诸位大佬的一次震慑。因为时下,改革刚刚开始,便遭受了阻力无数。尤其是重获高位的老干部们,普遍还是老思路,对这种有可能换了江山颜色的改革,是极力抵触。因此,中央的各项新政在基层是阻力重重。不说别的。单说辽东全省竟没有一家外资企业,亦无一家合资企业,各地区、县市浑似没有招商引资的概念一般,这便看出全省的顽固思想有多严重。
而此时,正好萧山县五金厂的合资成功,而且还因为尤俊劫持柳莺儿事件。获得了高层的瞩目,今次又爆发出如此惊人的业绩和新颖的模式,在有心人眼里自然是极佳的素材,报上去,中央诸位睿智无双的大佬自然能心领神会,很巧妙地就将五金厂化作震慑辽东诸公的飞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