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培养内应(第2/6页)
四个人详谈了许久,刘晔和刘琦等人一边与张松论经,一边不着痕迹地在无形中夸奖着他,而且这份夸奖并不浓重,只是偶尔会提上一句。
赞美一个人,也是需要讲究的,夸赞的太重了,会显得太假。
真正的聪明人,任凭谁被一个劲的拍马屁,时间长了都觉得那是假话,只要适当的赞美,画龙点睛式的认可,才会真正让人感到心中舒适。
谈过了少许之后,张松对于在场的几个人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
但若是真想让他如娄发所言的彻底地倾心于刘琦,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而且就刘琦看来,仅仅只是靠赞美来刷新张松的好感,还着实不够,没有切实的利益,张松不会轻易松口。
虽然他历史上确实为刘备当了益州的叛徒,但那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考察和在心中反复揣摩衡量的。
这个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凭你三两句夸赞就会被改造成卧底的,大家都不傻。
你得让人家看到人生的希望。
论完经后,乘着兴致好,刘琦命人布置宴席,请张松共食。
他没有摆下大宴,也没有让很多人陪宴,只是刘琦、徐庶、刘晔与张松四人摆席,席间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并不奢华,颇显朴素。
大部分都是素食,肉食只有羊肉,但是这羊肉的分配,就非常有讲究了。
古代人所吃的肉和现代人不同,肥肉较少,因为没有饲料催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