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纯粹的地域歧视,是全人类从古至今都不曾解决的大问题。

而当贾诩在京中蹉跎数载,人过中壮,终于迎来了从郎署下放的机会时,老天爷又给了他一个重重的耳刮。

——因病辞仕。

这就是天数。

贾诩这样的人,和曹操,钟繇那样出身的士人不同,他们辞官后,依旧可以因为官宦背景和族中名望而重新被雒阳诸府征召,像他这样的边塞儒门士子,靠察举入雒的,这辈子的机会也就是这一次。

错过就不会再有了。

最终,历经人生冷暖,已是四十不惑的贾诩,做出了一个有悖于他儒门士子身份的决定。

他决定搭上董卓这艘破船。

凭良心说,董卓对他还是不错的,在入京居太尉职后,董卓便命贾诩做他的太尉掾属,作为他在雒阳开府的佐治官吏,很明显是想将贾诩引之为心腹。

可贾诩显然是对董卓有所保留的,他每日只是谨慎的处理分内之事,多余的话或是不该说的言论,他一个字也多不说。

三缄其口,有盈亏,有枯荣。

即便是董卓要问其策,他也尽量是通过牛辅或是李傕的言路,从旁向董卓谏言。

董卓是明白人,他看出了贾诩对他有所保留,便将他下放到了牛辅军中任武职。

逐渐的,这个人也就慢慢淡出了董卓的视野。

……

眼下,李傕、蔡邕之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