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琦下派去了地方(第3/5页)
在对待经血的思路方面,确实要比墨守成规的今文经学子强出太多。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蔡邕心中却不得不服气,因为这是事实。
特别是如今郑学已经在世间广为流传,古文经学子结合郑玄‘今古合一,去芜存菁’的概念,能提出很多让蔡邕也无法反驳的观点,他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已经开始逐渐认可了。
郑学的高深之处,就是将古今文的优点彼此相容,便是蔡邕这样的名士,面对郑学的观念,也只有退避三舍,暗自拜服。
逐渐的,蔡邕开始明白刘表为什么要将古文经纳入到今文经的体系之中了。
这不是刘表不遵从祖制,而是他为了发展出一个属于他山阳刘氏自己的学派,让自己的文名得意流传于后世所做的努力。笑傲文学
蔡邕虽不认可,但却已经能够理解了。
将襄阳城内的官学私学大概都调研了一番之后,刘琦遂将蔡邕请到了自己的府中,与他坦诚详谈。
“伯喈公,实话实说,其实这几日请公在襄阳诸学巡视,并非是严君的意思,而是刘琦的决定……先前骗了伯喈公,还请伯喈公不雅怪罪。”
蔡邕淡淡一笑,道:“其实这事老夫早先就已经猜到了,刘荆州虽然也是高明之士,但用这种方法挽留老夫于此地,他断然是想不出来的……也只有你能。”
刘琦闻言笑道:“伯喈公这话中之意,是答应留在荆州了。”
蔡邕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