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中楼三城的百姓又不是没被辽人管过,辽人也没怎么他们,待在这也没什么问题。

在辽王的严令下,当初占了中楼三城的辽军并不像无耻的鬼子兵般烧杀抢掠,一来二去,竟让百姓们习惯了与他们相处,似乎忘了他们过往打草谷的行为一般。.r./

是人都有主观性,大周军也没法强求,最终只强行带走了沈逸指定的几项资源之后,就退回了赤霞盆地,并在这里预设伏击。

许久之前,沈逸也带过兵,也在这里战斗过,不过那时候是反击战,威远军准备充足,敌寡我众,后勤保障又足,闭着眼睛都敢打。

可如今不论是北辽还是大周,都有不下于二十万的兵力,就算不是举国之力,亦可称之为决战。

这一战谁败了,国运基本也就断了,面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理压力。

但天公好似不想看到这一场决战,自周军撤回赤霞盆地之后,连绵的春雨袭来,搅的道路泥泞不堪,断了两边决战的势头。

泥泞路段不仅不利于奔跑冲锋,更不利于装载铜炮的车架前行,辽王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这时候打过来的。

提前预设的伏击泡汤,大周军队只能另作打算。

好处也不是没有,拖延的时间足够赵明月给摄政王和小皇帝去信,让快马将北境的最新情况告知朝廷。

看辽王的阵势像是想决战了,大周虽未稳,但也绝对不能怂,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