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沈逸看来,两国之间的谈判是注定谈不成的,只要辽人还是辽王做主,就永远没有谈成的那一天。

他是一个野心家,更十分明确地跟沈逸说过大周与北辽是“我们只是没有把握一口吃下对方罢了”这样的状态。

大周这边,则已经受够了被北辽劫掠打草谷,周帝的遗言就有一条是征讨北辽。

在赵明月这个传承了周帝精神的长公主辅政,骁王这个带兵多年的王爷摄政的情况下,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两国的利益冲突太锐利,别说谈三次,就是谈三十次也谈不成。

没有和平共存,只有成王败寇。

若不是拿这最后一件事作为辞官的前提,沈逸根本都懒得来。

赵明月应该也知道,但是似乎问他的意见,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

复行数百里,终于不紧不慢地赶到了大周位于天幕山的驻守军营。

再见到朱长威等将军时,两边都有些感慨。

三个月之内,沈逸来了两次北境,上一次来,周帝在此驾崩,山陵崩塌,这一次来,是沈逸最后一次帮周帝办事。

他从未将赵元展奉为君,他只是在还周帝的情。

朱长威先向赵明月见了礼,随后又朝沈逸道:“再来晚些,我们都准备好要开战了。”

沈逸笑说道:“开战是迟早的,朱老跟丁老赶不上了,你们必然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