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7章 功在千秋(第2/12页)
还是诸国旧贵族这一大不安因素。
诸国旧贵族这股势力,包括旧秦国的嬴氏、赵氏,齐国田氏、楚国熊氏等等贵族,他们在顺从魏国之后,其氏家势力并未得到多少削弱,在魏皇帝赵润的默许下,依旧代替朝廷治理着当地。
因此,似介子鸱、卫鞅、张启功、管重、鲍叔等人皆认为,此举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介子鸱等人提议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加强郡县职能。
但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宗府宗正赵胜的反对。
繇诸君赵胜认为,若加强郡县职能,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这将彻底化解赵氏王族与嬴氏、熊氏、田氏等旧有的大贵族,而使代表朝廷的新士族阶级取而代之。
赵胜的反对,相继得到了燕王赵疆、桓王赵宣、安平侯赵郯、河东守魏忌、蓝田君嬴谪、溧阳君熊盛等许多魏国大贵族的反对。
旧贵族势力与士族官僚阶级,于此时爆发了最为严峻的争执与矛盾。
九月,魏皇帝赵润力排众议,废除分封制、加强郡县职能,但此前得到封邑的邑君,则不在其列,作为对诸贵族的安抚,除非直系血亲断绝,否则绝不收回封邑。
至此,魏国旧贵族势力与魏国士族的矛盾暂时和解,但从本质上来说,前者注定将被后者所超越,甚至于取而代之。
为了更好地加强郡县职能,朝廷将天下划分为四十六个郡,设左右丞相,左丞相为介子鸱,领内朝,右丞相为翟璜,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