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没有海斗士,就没有大上海(第2/6页)
。
然而海瑞任应天巡抚期间,秉烛夜灯地翻阅历代治水的资料、记录,来往于荒村野水的实地考察,在集成多人智慧的基础上,最后结合了夏元吉和潘季驯的治水经验,拿出了最先进的治水方案。
然后他亲力亲为地筹集资金,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援,地方士绅毫不配合的情况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发动十三万灾民,仅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吴淞江和白茆河的疏浚工程。同时还救济灾民度过了春荒……
从此‘太湖直入于海,滨海诸渠得以引流灌田,由是旱涝有备、年谷丰登。吴民永赖,乐利无穷。’虽然此说怕有中国文人惯有的夸张,但至少海瑞治理后十几年,太湖下游没有再发大水。
而且因为海瑞提供了正确的治水思路,在后世官员萧规曹随、不断治理之下,太湖再发大水时,确实不再轻易引发水患。由此孕育了位于长江出海口位置的上海县日后的繁荣——一旦水害被治理,这里江海陆枢纽的功能便迅速显露出来。于是商贾很快云集于此开埠设城,这才造就了后来赫赫有名的大上海。
但无论如何,海瑞治水的功绩是卓越的,成果是让人信服的。就连看他不顺眼的政敌,和对他多有诋毁的大地主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力挽狂澜的巨大作用。说‘公开河之功创三吴所未有。’‘万世功被他成了。’‘非海公肯担当,安能了此大事?’
所以把这样的海瑞说成‘清廉而无用’、‘古怪不通俗务’的那些人,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