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走在这座桥的行人,可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郭淮是姜维人生转折的保障前提,如果当年他将其带走,或许这辈子的姜维可能永远不会投入到蜀国之中与他为敌。

但没有那些事,当年的天水之战依旧发生,姜维仍然会深受诸葛亮不杀之恩的影响最后向蜀国投降,只不过在他的人生转折当中,郭淮原本可以成为他的同僚挚友,结果却被迫听从命运的安排而分离。

郭淮掌中长枪不断飞挑反击,面对姜维的话语,他不可置否地回应道:

“是啊,打了三年的光景,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你已经成长为蜀国的征西将军,而我却仍然在这个位置上停滞不前。

而且还要深受司马懿那老贼的折磨,就连儁乂也被他留在军中勒令不准带兵出战,我与其据理力争,才把这指挥权抓在手中。

可是……我有些后悔,当初如果我给你信心的同时直接把你带走,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一切,你也不会是我的敌人。”

“过往终究是过往,伯济!谢谢你当年给了我信心,如果不是你的话,或许我会战死沙场,但你在这之前对我说应当保全有用之身,才能终究会有一天被发掘,所以……我选择了丞相。”姜维掌中长枪的进攻逐渐放缓,但他的心情却是越发地激动。

可是在郭淮的理解之中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想对其说在大魏之中要明哲保身与审时度势,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并不是让他投降蜀国来发挥自己的才能。